出席信百会2025年度研讨会,格创东智解锁工业AI从技术探索到智造深耕的路线图
11月15日,信百会2025年度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行。主题聚焦“‘AI+’航海图:从技术蓝海到产业深海”。汇聚30多位信百会成员、100余位产学研各方领袖智慧,共商AI技术走向产业深化路径。TCL 实业副总裁、格创东智CEO何军作为信百会成员受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,从多年深耕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出发,给出了中国先进制造业AI升级的现实范式。

何军指出,制造业AI转型已进入“深水区”,其核心锚点不再是技术本身,而是“业务价值”。他认为,头部制造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技术自研与场景深耕构建核心竞争力。以TCL为例,其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超 100亿元,累计专利申请超11万件(含1.8万件PCT专利),2024年AI技术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.4亿元。这种“投入-效益-再投入”的模式,正形成一个推动技术持续迭代与深化的良性循环。

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,何军分享了格创东智极具前瞻性的“大小模型协同”策略。他指出,在制造业中,大模型与小模型并非替代关系,而是协作共生。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认知与推理能力,聚焦于研发设计、知识问答、供应链优化等需要全局决策和行业知识整合的宏观场景;而小模型则凭借其高精度、低延迟和低成本的优势,专攻于工业视觉检测、设备预测性维护、工艺参数优化等需要实时响应的微观执行场景。二者结合,方能兼顾智能化的广度与精度。

这种路线已真实应用在生产线上。以TCL华星的“智能设备运检助手系统”为例,系统通过大模型构建设备故障处理助手,辅助工程师快速查询知识、定位故障,并结合小模型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。项目上线后,预计每月可减少故障时长241.4小时,年化效益高达3000万元。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面向一线质量工程师的“良率分析Agent”,它能自主识别异常并生成完整分析报告,将工程师从繁琐的数据分析中解放出来,聚焦于更高价值的决策。
在落地层面,何军强调了组织与平台的重要性。TCL自创的“铁三角组织模式”,协同数转中心、TCL工研院、格创东智三方主力,将AI技术渗透至设备运维、生产调度、质量分析、研发设计乃至供应链运营多个场景,确保AI战略的统筹规划与工程化落地。与此同时,格创东智在AI平台层面的布局已经成熟。章鱼智脑AI Agent平台、星智大模型、智能工厂中枢等产品正在推动格创东智建立“全场景全流程智能化”的数智底座。

何军认为,制造业AI的方向必然是深化“自研”与“开放合作”。格创东智正在与香港大学成立以“工业AI技术的创新与实际应用”为研究方向的工业AI联合实验室,旨在攻关“多约束推理模型”等核心难题,助力格创东智将技术触角延伸至基础研究层面,通过产学研联动,推动AI从企业内部赋能扩展至全行业生态的繁荣。
此次演讲不仅清晰地勾勒出制造业AI从技术探索到智造深耕的路线图,更彰显了格创东智作为工业AI领军者的独特价值:既具备源自TCL的深厚制造业基因与全场景落地经验,又拥有将AI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平台化、体系化能力。在半导体这个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制造业领域,格创东智正以其软硬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,驱动产业向高质量未来全速航行。





